浅谈如何构建集团化医联体
1、一、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整合卫生医疗机构资源,实行区域集团化经营管理。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二、完善医疗集团管理制度,探索医联体管理新模式1、以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三级以下卫生医怍鲒柔鹱疗机构资源,实行区域集裸章贳钏团化经营管理。2、以各家医疗机构现有信息系统为基础,制定相应报表,整合医联体成员单位信息数据统计,实现信息汇总,以便统筹规划。3、通过邮件或微信等工具定期汇总医疗集团床位使用情况,了解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床位使用情况。4、医保报销暂由各自医院进行报销,后续推行医联体成员单位双向转诊病人的医保报销倾斜政策:(1)上转或下转患者只收取一次起付线,在出院时按出院单位起付线标准收取;(2)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常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院前检查费用纳入住院报销;(3)双向转诊首次救护车费用按80%纳入住院报销;(4)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会诊费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纳入住院报销范畴;(5)因病情需要,在主体单位购买的目录内药品费用纳入报销。(备注:若尚无信息系统,可通过先付后补方式。)

4、四、开展医联体内医护人员柔性流动和技术指导1、三级医院牵头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多点执业诊疗服务。2、建立和完善主体单位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或兼任学科带头人、挂职机制,主体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中级职称或申报高级职称资格考试前必须到客体单位服务。3、开展专家坐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教学查房、适宜技术指导和继续教育等协作服务,重点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和指导。4、主体单位帮助客体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客体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5、医联体成员单位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行院际会诊报告制度。

6、六、完善医联体成员单位绩效分配机制,加强各医疗机构信息人才培养。根据成员单位双向转诊情况、服务数量、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医疗集团下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成员单位内部绩效分配机制。由于医疗机构下信息人员短缺,水平不一,需加强信息人才培养以及信息部门建设,具体实施细则由医联体成员单位另行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