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辅导故事(二)
2012.5.3
昨晚又去小赵家里了,收获很大!
为了节省小赵的学习时间,昨晚我去小赵家登门辅导。老变淘煲尤赵明显已经很重视了,而且也下决心负起责任来。其实,哪个父母能够坐视孩子学习困难,只是以前没有这个意识而已。——改变认知,就改变了行为。
一、小赵不烦躁了
昨晚我们三个一起用功。小赵在做数学作业,我先分析期中语文试卷,老赵在分析数学试卷,气氛很好。我看小赵做作业很麻利,也很专心,所以就问他:今天做作业烦躁吗?小赵笑了:不大烦躁了。我说:是不是我们三个一起努力,“气场”很好啊。小赵说:嗯,是啊。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我和爸爸都在专心地为了孩子的学习而努力,这种气氛是很感染人的,所以他自然也会静下来。以前信心不足、畏难,现在有两个人来帮他,我们行动所展示的决心、信心,也会直接影响他。信心增长,有问题就可以问,不畏难,做起作业自然沉静了。
我又问:那么以前你学习,爸爸看电视,你烦不烦。小赵笑了:当然烦了。老赵在旁边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小赵一直说实话,而且敢于在爸爸面前揭短,说明老赵平常真的不压抑孩子。
孩子之间有所不同。我好朋友老冯的孩子小冯上初中,学习拔尖。我去她家和老冯讨论问题有时很激烈,人家小冯在那里安静地写作业,我说:影响你吗?她说:没事儿,不影响。我想是因为她对作业有信心、有兴趣,也觉得轻松,所以可以抵御干扰。但是小赵不同,本来学习有困难,没兴趣,作业又多,老赵却不来帮忙,在那里看电视,不烦才怪呢。
所以,家庭的气氛对孩子学习的心情确实是有影响力的。
二、作业的预习与复习
我来辅导的目的是让小赵通过“体验”来改变认识,从而形成一些好的习惯、做法,也让老赵对辅导有深刻的、直接的认识,也对一些事情规范一下,以提高效率。所以,今天主要解剖一只麻雀——数学作业。
学习有一些步骤:预习,上课,复习,做作业,是有道理的。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也要看具体情况,不可死板。
关于预习,我和小赵也讨论了一下。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上课听得不困难。因为作业多,所以课程都预习不大现实,而且他说上课基本能听懂,就建议他对相对困难的几何部分,以及物理、英语适当预习一下。
以前小赵不复习就开始写作业,看似节省时间,但是不合理。因为我们做作业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作业来深入理解和领会知识、原理、公式。不复习巩固一下知识,没有清晰的认识,做作业会费劲儿,也妨碍深刻地理解知识。
小赵似懂非懂,但是还是按照我的要求做了,用五分钟复习了一下书。我也不要求他一下子认可,而是要通过今天实际的体验来信服(行为主义疗法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 )
今天讲的是统计学的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小赵看了一遍,我就重点做了提问,力争对概念清晰。这样复习大约用了十分钟,如果自己复习的话,五分钟就够了。我向小赵了解了一下,数学考试没有填空、问答题,所以概念等注重理解,不需要记得一字不差。
三、做作业
小赵开始做数学作业,我和老赵各自分析试卷。小赵做作业的速度还真快(都是逼出来的)
作业做完,我又让小赵自己体会:复习几分钟把知识掌握清楚,再通过作业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更合理呢?如果不复习,知识就是模糊的,作业可能就是糊里糊涂在做了。小赵有了体会,真的信服了。
四、我的馊主意
今天作业算是少的,只是数学就做了一个多小时。老赵检查完了,发现了一些审题、单位等细节问题,还是时间紧,来不及好好思考。如果每一道题都检查、讲解,怎么也得两三个多小时。这样哪有时间啊。听小赵说他们班上第一名,有时晚上作业做到一两点。
如果时间紧,那么就来不及训练审题、思考,有步骤地完成,注意细节习惯的养成。其实真的不需要做这么多,我提倡“精”做,好好消化,题海意义不大。其实我高三的时候发了很多卷子,我只是有选择地好好做一部分。
有时我们真的忘了做题的目的,为了做题而做题了。而且小赵说,老师也几乎不批改,只是由同学简单检查一下是否大致完成了。所以,即使选择部分不做,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所以,我就有了一个馊主意。是否可以只选择性地做一部分,但是精心按照考试要求做,注意审题、思考、步骤、细节,遇到问题深入讲解呢?小赵觉得不错,老赵还在犹豫。以后再摸索吧。我觉得这是个现实的、解放思想的选择,而且小赵我觉得还是有上进心的,也想学习好,不会因此而放松了要求,会提高效率。
五、语文试卷分析
我逐题地分析了小赵的期中考试语文卷。然后和他一起一道道地分析。总体说来,错误分三类。
一种是已经有了基础,只要平常注意训练就能轻松提高的。比如他因为错别字就被扣了七八分,“周郎”写成了“周朗”,青天写成了“清天”,这是最可惜的。都是简单的字,不是基础的问题。究其原因,平常作业多,为了完成写得很快,所以平常就不注意。所以,需要关注这个问题,平常作业时放慢节奏,注意训练,相信会有提高。小赵听了连连称是,自己也觉得很可惜,只是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古文句子漏了一小部分没有翻译完.....这一类问题也需要做模拟试卷时多加训练,形成好的习惯。
第二种是基础可以,但是题型不熟悉,抓不住答题要领。比如有一道题,说一个句子不通顺,要求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通顺。“保持民族的文化是立足世界各个民族之林的根本”,小赵改成“保持民族的文化是立足世界的根本”,虽然通顺了,但是改变了原意。其实只要熟悉这种题型,以小赵的基础做出来是没有难度的。语文考试总共不过几十个常见的题型,每次研究答题的要领,积累多了就不容易失分了。这些分数会有八九分。
第三种就是与基础有关,需要长期积累、训练了。有些题难度太大,也不考虑了。
前两种情况是可以短期有所进步的,这样分数提高十几分是可能的,不难。这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小赵听了也很受鼓舞。
六、老赵出马
老赵分析完数学试卷,也给小赵讲了讲,有道题不但告诉了正确的做法,还分析出孩子为什么做错了——不只是掌握知识,还分析出错的原因,这种分析是辅导的较高层次。我也给出了一种简洁的思考方法,小赵觉得挺妙的。——一点点地使孩子感受做题的乐趣。
七、总结
经过今天的辅导,我感觉小赵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也是聪明的,只是以前没有好好雕琢,所以没有效率,分数也不明不白地失去不少。
明显感觉小赵比昨天高兴多了。信心、兴趣应该有所增强,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也清晰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