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别让坏情绪影响了孩子的中考

2024-10-15 03:59:07

1、焦躁型   具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主要表现为频繁地想上厕所、肚子疼、过度忧虑难以入睡、脾气暴躁、耳鸣、恶心,缍那傺蒙总觉得还有很多复习题没有看完……   对策:引起考生紧张的重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能进重点高中、没法向父母交代的担忧,可是这种担忧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影响了平时的复习和临场的发挥。考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考前出现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适度的焦躁也不会影响考生发挥,但过度就不好了。  因此,在临近考试时,考生要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分离,即考生只要注重平时的复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就行了,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地考虑。   一旦考生意识到自己过度焦躁,就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这种情绪,并及时调整,尽量使自己心平气和、情绪饱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出现紧张情绪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持续做3-5分钟的练习,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对缺乏自信的考生可以在临考前,特别是在最后几天,每天默念几遍“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能成功”等具有积极自我暗示作用的话语,来增强自信心。另外,考前几天,为了保持状态,每天还要做适量的练习,但不要再做太难的题,做难题有时会挫伤自己的自信心。   另外,许多考生在临考前总会设想考试失败的结果。考生一定不要用自己以往的情感经历,去推断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紧张失控状态,这样便会引起新的焦虑紧张,造成考试失败。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还不能降低焦虑情绪,考生应及时请心理医生诊治,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把紊乱的心态调整过来。   

专家支招:别让坏情绪影响了孩子的中考

2、松懈型   具有这种心理的考生主要表现为考前在家过度睡觉、大吃大玩、不看书不复习、对考试成绩麻分跣廑糖木、对自己考试成功不节班县礴抱希望……   对策:这种对中考“不在乎、没感觉”的心理其实是考生的一种“鸵鸟策略”,也就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从心理学上看,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是人的一种很正常的潜意识心理活动,有时候不妨利用一下,但短暂的自我防卫之后,还需要直面现实,勇于面对,坦然接受。   家长应用一种平和的语气肯定考生,告诉他只要他身体健康、行为端正、品质优秀,他就是父母的骄傲,父母爱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如果孩子情绪比较好,告诉孩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考试中答错题很正常。这时候不妨让孩子看看自己的错题集,用调侃的语气告诉孩子“只要这些错误中的一个中考不再犯,就有‘白捡’的分数到手”。   也可以告诉孩子,这只不过是中考,以后还有高考,还有三年的机会,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天努力一小步,高考就能进步一千步,关键是做好现在的每一步。  

专家支招:别让坏情绪影响了孩子的中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