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拔罐:[12]哮喘的中医拔罐法

2024-10-12 10:08:24

  哮喘是由于宿痰伏玲狒导蝗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缓肉酪盂息不能平卧。引发哮喘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病因为过敏原刺激和肺部病毒感染。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灰尘、霉菌、吸烟、化学气体及动物皮屑等。本病有季节性发病或加重的特点,常先有喷嚏、咽喉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哮喘。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寒哮、热哮及脾肺虚弱、气虚乏力3型。

寒哮

症状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伴有咳嗽,痰少咳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暗带青色,形寒怕冷,或小便清,天冷或受寒易发,或怕冷,无汗,身体疼痛。

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定喘、风门、肺俞、膻中。

(2)定位 定喘: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百病拔罐:[12]哮喘的中医拔罐法

风门:见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各穴用轻叩刺,待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中府、膻中、孔最、合谷、丰隆。百病拔罐:[12]哮喘的中医拔罐法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大椎:见前。百病拔罐:[12]哮喘的中医拔罐法

肺俞:见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先采用走罐法,膀胱经从脾俞穴到大肠俞穴上涂抹万花油,用大号玻璃罐来回走罐,待皮肤出现红色痧点为度,接着采用留罐法,将罐具留在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留罐10分钟,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对症治疗

  若病人喘急,可配合在鱼际穴针灸,用捻转提插手法,直至病人喘息渐平息时方可出针。

注意事项

轻度哮喘可用单纯拔罐法治疗,重度哮喘应配合药物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忌生冷、辛辣、肥甘等食物,忌食易引起哮病发作的食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