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的栽培技术

2024-10-13 10:12:15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括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瓜楼、药瓜、大圆瓜等

  具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之功效。其根亦供药用,称天花粉,具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之功效。

  种子称瓜蒌仁,具润燥滑肠、清热化痰之功效。主产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瓜蒌的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果熟时,选橙黄色,健壮充实、柄短的成熟果实,从果蒂处剖成两半,取出内瓤,漂洗出种子,晾干收贮。翌春3~4月,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 40 C~50 C的温水浸泡24小时,取出稍凉,用 3倍湿沙混匀后,置 20 C~30 C温度下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按1.5米~2米的穴距穴播,穴深5厘米~6厘米,每穴播种子5~6粒,覆土3厘米~4厘米,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即可出苗。

  (2)分根繁殖:北方3~4月,南方10月至12月下旬进行。挖取3~5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直径3厘米~5厘米,断面白色新鲜的栝楼根,切成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段,按株距30厘米、行距l.5米~2米穴播,穴深10厘米~12厘米,每穴放一段种根,覆土4厘米~5厘米,用手压实,再培土 10厘米~15厘米,使成小土堆,以利保墒。栽后20天左右开始萌芽时,除去上面的保墒土。每 1000平方米需种根50公斤~60公斤。用此法应注意种根应多选用雌株的根,适当搭配部分雄株的根,以利授粉。此外,断面有黄筋的老根不易成活萌芽,不宜作种根。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春、冬季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生长期间视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

  (2)追肥、灌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追施人畜粪水为主,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旱时及时浇水。

  (3)搭架:当茎蔓长至30厘米以上时,可用竹竿等作支柱搭架,棚架高1.5米左右。也可引向附近树木、沟坡或间作高秆作物,以利攀援。

  (4)修枝打杈: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掉多余的茎蔓,每株只留壮蔓2~3个。当主蔓长到4米~5米时,摘去顶芽,促其多生侧枝。上架的茎蔓,应及时整理,使其分布均匀。

  (5)人工授粉:栝楼自然结实率较低,采用人工授粉,方法简便,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方法是:用毛笔将雄花的花粉集于培养皿内,然后用毛笔蘸上花粉,逐朵抹到雌花的柱头上即成。

  5.病虫害防治

  (1)黄守瓜:为害叶部,幼虫还可蛀入主根。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幼虫期可用鱼藤清1000倍液或30倍的烟碱水灌根。

  (2)透翅蛾:7月始发,北方多见,以幼虫为害地上部。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8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喷施。

  此外,尚有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及蚜虫等为害。

瓜蒌的栽培技术

  (四)采收与加工

  栝楼栽后2~3年结果,于10月前后果实先后成熟,待果皮有白粉,并变成浅黄色时就可分批采摘。将采下的栝楼悬挂通风处晾干,即得全瓜蒌。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内瓤和种子后晒干,即成瓜蒌皮。内瓤和种子加草木灰,用手反复搓揉,并在水中淘净瓤,捞出种子晒干,即得瓜蒌仁。管理得当,可连续采摘多年。第3年后,挖取块根,去泥沙及芦头,粗皮,切成短节或纵剖,晒干,即成天花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