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前的听力学检查主要有哪些
1、纯音测听(或条件反应测听)检测目的是可初步了解患者的听力情况(是否有残余听力),听力损失程度,结合声导抗可初步判断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优点:简便,操作方便,可起到初步筛查的作用,为其它检查奠定基础。缺点:一定的局限性,主观检查,受干扰因素较多,与测试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患者的配合有关,所以可信度相对较低,某种程度上只能供我们参考。对于婴幼儿、不能配合的儿童和成人均无法完成此项检查。

3、ABR听觉诱发电位指听觉系统来源于听神经至脑干的听觉通路,ABR阈值能反应听神经和神经通路对刺激产生的电活动能力(3-4kHz像粜杵泳)。40Hz AERP阈值是一种听觉稳态反应,刺激速率40Hz时诱发的电位振幅最大,故得名。40Hz AERP可能起源于皮层或皮层下的中脑和丘脑,主要反应低频听力情况(1kHz)。ABR的特点是不受麻醉镇静和睡眠和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因素影响,可较好地反映行为听阈。ABR有以下局限:ABR缺乏频率特异性,主要反映3 kHz-4 kHz听力情况,对于低频听力正常而高频听力下降的听力损失不能显示整体的听力水平。ABR检测的阈值判定是人为判定,即客观检查主观判断,与机器设备的状态、有无干扰、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40Hz AERP检查可很好地弥补ABR对低中频听力水平反映的不足,但40Hz AERP检查受睡眠和镇静麻醉等因素影响。目前的ASSR或分频ABR可以克服40Hz AERP ABR频率特异性的缺陷。

5、耳声发射(DPOAE)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OAE。由瞬态声和畸变产物诱发的耳声发射分别叫瞬态声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来源于耳蜗外毛细胞,即听神经活动出现之前,刺激频率改变不影响诱发性耳声发射。OAE检查用于快速筛查可以鉴别听神经病(听神经病变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可正常),但无法鉴别内耳、外耳和中耳的病变。

7、言语识别率这也是判定助听器效果,以及是否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一个重要指标。助听器助听效果是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之一,经过听力康复训练3~6个月后听觉语言能力无明显改善;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很差,是指在最好助听聆听环境下开放短句识别率≤30%或双字词识别率≤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