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执行与流程管理浅议企业执行与流程管理
1、什么是流程《史记》中记载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流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达到目标(赢得奖金)、完成任务(赛马获胜),在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等级的三匹马),田忌通过改变马匹参赛的次序(由上、中、下等马改为下、上、中等马),构成了不同的流程,获得了不同的结果,由失败走向了胜利,这很说明问题。流程( Process )一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一系列相关的人类活动或操作,有意识地产生一种特定的结果。简单来讲,流程就是为了完成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为此所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活动,就构成了企业的流程,通过这些流程,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对于企业而言,流程就是一组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互相关联的活动。
2、流程分类由于企业完成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承担者的复杂性,使企业流程拂痒缰萼呈现出各种形式,为了便于对流程问题进行分析,有必要对流程进行分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分成三个层次:( 1 )战略计划层:企业的决策层,主要任务是企业目标的设定和为实现目标所实施的资源配置;( 2 )管理控制层:即管理层,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具体过程;( 3 )操作控制层:即下层管理层,是为确保特定的业务能够被有效率地执行的过程。结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可以将企业流程分为战略流程、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1 )战略流程内容:企业的价值取向、目标、战略规划、产品或服务的定位、资源配置等;( 2 )管理流程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设施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 3 )业务流程内容:市场营销管理、设计开发管理、生产管理、储运管理、服务管理等。总的来看,战略流程决定了业务流程的方向,而管理流程则是战略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有力支撑。不可否认,管理流程相对业务流程而言,要复杂得多。管理活动本身要为业务流程创造良好环境,提高运作效率,除了单独存在之外,还常常渗透于业务流程当中(比如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流程一直存在于企业经营之中,但是,企业开始重视流程管理,确实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明显,市场竞争的热度有增无减,"顾客至上"已经从口号变为企业实际操作的根本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不断个性化的需求,成为企业思考的核心问题。 但是,这个满足顾客需求、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却被传统的职能型管理分割在各个部门当中,整体效率极其低下。因为传统的管理重点在于产品,内部纵向控制的效率高于一切,很少考虑指向顾客的横向效率,也就是流程的效率。为了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企业意识到必须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流程连贯起来,并以流程为核心打造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执行力与流程管理从企业执行力的角度来看,流程是构成企业执行力的主动力,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最高水平。而计划(任务分派),则对企业执行力中的内部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了流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资源配置,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政策的倾斜,一方面取决于任务的需要,而任务的需要则决定了企业执行力中工具要素的专业化程度和心态要素中的强度。所以,执行力企业运行体系由流程管理、目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三个部分构成,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流程管理明确业务运营方式,通过目标管理细化发展战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构建了战略执行系统的整体框架。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都是由各种流程构成的。这些流程最终输出的是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流程的质量和效率也就决定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见,流程决定了企业的任务处理方式和业务运营方式,决定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也限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能够创造的价值的上限和企业获利空间的上限。由于企业的流程管理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质量,所以其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基础很差,对于传统的职能型管理尚且难以"执行到位",对于跨职能、跨部门的流程管理更是一头雾水。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企业流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原有流程的系统分析、优化整合,对新业务流程的设计,提高企业执行力,确保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价值链上的利润区内,以进一步拓展在市场竞争中的获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