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书写模式及实例

2024-10-12 10:08:51

1、以《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为例,来看看教学设计的版式。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以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为根本,努力营造“新课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氛围。化学反应速率内容的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为出发点,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二、学情分析 让学生讨论不同影响因素或者研究某一个因素对不同化学反应的影响。重点归纳出物质本身的性质、浓度、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教学目标I、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的意义,并能解释有关现象。II、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定性观察、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III、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再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2)通过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体会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化学反应速率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合作学习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1)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匙、气球(2)试剂:液体:5%H2O2溶液、HCl溶液(1 mol/L、0.1 mol/L)、洗涤剂固体:MnO2粉末、CaCO3(块状、粉末)2、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回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2HCl=CaCl2+H20+CO2↑CaCO3+2HAC=CaAC2+H20+CO2↑【设疑】大理石和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醋酸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实验】在两支装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0 mL 1 mol/L盐酸和10 mL 1 mol/L醋酸,观察现象。【投影】【思考】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爆炸、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小结】化学反应的快慢对我们很重要,不同的反应我们希望它进行的快慢程度也不相同。【引入新课】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反应快慢描述也不一样。如铁生锈相对煤的形成是快的反应,但相对氢气的爆炸是慢的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定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投影】“快慢”这个词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说起,比如:刘翔跑的很快,蜗牛爬的很慢,我们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快慢”的?【思考】物理学中用“速率”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提问】你能仿照物理学中“速率”的定义,给“化学反应速率”下个定义吗?

教学设计的书写模式及实例教学设计的书写模式及实例教学设计的书写模式及实例教学设计的书写模式及实例

3、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知识,非常好。对于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每个小组真正能做的实验最多两个,所以很多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也只能相信别人的结论,而少了自主论证的过程,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的改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拓展的“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我们这样认为,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来完成,完全可以以一道练习的形式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应该很快找出规律,这样既让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有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可能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