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记忆力强弱。
1、我们平时边听课边记笔记,以及看完一遍书后复述里面的内容,依靠的都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小,一般是7个单位,可以是7个无意义的音节,7个毫无关联的字,词等等。 下面两个测试分别为数字和字母,我们依次读一遍每一行的数字和字母,然后找一张纸默写出来,直到哪一行出错为止,上一行就算我们的最终成绩,接近我们的短时记忆广度。我们的短时记忆广度在哪一行,我们就得多少分,比如在第五行,就得5分。

3、字母篇第一行:DHTE第二行:EYJCS第三行:QIKDSM第四行:ZORVGSL第五行:PPDNEWAV第六行:POREXBJKL第七行:AMEYVWOPKG第八行:MMHKSTWQLPX第九行:ZHKRYSAGBKIY第十行:ZQPIMFGEWXBCP


6、正确性。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一个人的记忆,如果既有敏捷性,又具有持久性,但是不具备正确性,记得又快又牢固,可就是记错了。显然唁昼囫缍这样的记忆也毫无用处。完全可以说,“正确性”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如果记忆总是不正确,那它只能对我们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帮倒忙。正像开汽车时弄反了方向,开得越快,距离目的地越远。所以,记忆的正确性是保持人们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记忆总是非常正确,回答问题,处理事情总是那么信心十足,准确而全面,从不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而有的人的记忆不是错误百出,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总是“大概”、“或许”、“差不多”等。这说明人们的记忆在正确性方面也是大不相同的。记忆的不正确,不准确与识记以及遗忘的选择性有很大关系。对同一件事情,人们识记的角度和识记后遗忘的角度都不完全相同。例如:几个人都看了某本书,看后即问他们记住了什么内容,他们的回答不可能是一样的。从生理上说,记忆的正确与否与条件反射有关。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准确、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好,反之,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不正确、不准确、不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差。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要从条件反射建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去努力。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最初印象往往都是最深刻的。这和在白纸上画画看得最清楚是一个道理。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最初印象往往对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很大影响。要保证记忆的正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正确的识记。其次,必须勤于自我监督。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分清自己记忆中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精确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对于正确和精确记住的事物,要不断通过强化条件反射去巩固它;对错误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要通过修正条件反射之后再去加强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记忆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