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吹法技巧
1、有的人对正确口形於唢呐吹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正确口形又缺 乏理解不掌握,因而在吹奏过程中难免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用 鼓腮吹法,口角松动,发音粗野;有的是牙床充气吹法,气流分散, 费气费力;有的是双唇过於里收,唇肌紧张,音响难听,形象表情欠 佳;有的是双唇大面积地平铺前仲,紧顶气牌,使发音响而不美,松 而不柔,亮而不脆。口形不正确,必然影响吹奏,甚至造成音准控制 和力度变化困难,强弱幅度和音色对比不明显,因而吹奏出的旋律只 能是“音“乐,而不是悦音。以上几种吹法基本上都属於离不开气牌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气牌在瞠呐吹奏中起什么作用?它与口形的关系如何?

3、鼓腮换气法(这里指大鼓肥) ,必然导致唇肌松动, 口角力减退,这时气牌就能起到弥补缺陷减轻唇肌疲劳的作用。民间 艺人在很多场合要边走边吹,有时一走就是几里、几十里,遇到高低 不平上坡下坡时,远要抬头弯腰,扭头转身,遇到人多拥挤远会发生 碰撞,在此种情况下,要保持稳定的吹奏,除需要良好的吹功训练外 ,气牌起著相当重要的弥补作用。但如果过於长时间吹奏,仍然会使 口角失去控制力,甚至出现撒气漏风噪音怪音等现象。为了克服这方 面的弊病,有些艺人改进了气牌,如把一般为嘴宽二分之一左右的气 牌,改变为接近於嘴宽,以避免口角过於松动和撒气漏风,使口形处 於相对稳定状态,以利於长时间吹奏。也有人把气牌敢为大於嘴宽, 并带有凹形(即“~”形)和人的自然口形基本吻合,除起上述作用 外,还可以防止唇肌向外翻卷,有利於唇肌力的发挥和对哨片的控制 ,还能对欠佳的口形起到遮挡作用。

5、采用去掉气牌吹奏的方法训练学生,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了正确的口形,增大了口劲,较快地提高了吹奏技巧。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它具有以下优点:①使口形完全暴露在外,便於老师和学生自己检查,易於纠正错误的口形。②唇肌含哨位置深浅易於适中,口形自然松弛,形象美观,易於掌握正确的口形,为以後的吹奏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③力点集中,缩小了口角劲的训练过程,加快了基训进度。④可避免鼓腮和牙床充气,易於掌握音音准和控制音高 (持别是超吹高音)。⑤唇肌松紧、吞吐变化运用自如,音量音色能产生较明显的对比变化。⑥有利於唇舌各种技巧的发挥,为吹奏者全面掌握瞠呐的吹奏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气牌完全无用;或者学生也不必再掌握戴气牌吹奏的方法。
